#秋季图文激励计划#
2025年9月中下旬,俄罗斯周边局势风云突变。 北约大军压境,内部高层异动,一系列事件让国际社会密切关注:俄罗斯是否顶不住了?
9月18日,克里姆林宫传出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:普京的长期盟友、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德米特里·科扎克突然辞职。
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证实,科扎克是“主动自愿辞职的”。 科扎克并非普通官员,他自1999年就跟随普京,是所谓“圣彼得堡帮”的重要人物,曾负责2014年索契冬奥会筹备工作,并监督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事宜。
《纽约时报》报道称,科扎克私下曾告诉亲信,“俄乌冲突是一个错误”,他认为俄罗斯应该尽早停止冲突并进行和平谈判。
他的离去,被视为普京核心圈子里出现的“已知裂痕之一”。
就在科扎克辞职后一天,9月19日,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公开采访中表示,莫斯科愿意在乌克兰问题上寻求“妥协”。
但他紧接着附加了严苛条件:必须保障俄罗斯的合法安全利益,并且不能让乌克兰的俄语民众受到伤害。
拉夫罗夫还强调,俄罗斯对乌克兰领土本身没有兴趣,俄罗斯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国土,他们更关心的是人的安全。
分析认为,这番表态并非真正的服软,而更像是一种外交话术,旨在对外塑造俄罗斯愿意谈的形象,并把谈判僵局的责任引向西方。
外部压力同样空前巨大。 9月中旬,波兰宣布计划将军队人数扩充至30万,并全面升级装备,购买美制M1A2坦克、F-35战机、爱国者防空系统。
这个数字让波兰一跃成为北约除美国外最大的现役军队,兵力直接碾压法国(20万)和德国(18万)等西欧大国。
与此同时,北约启动“东部哨兵计划”,多国部队火速向波兰集结。 法国派出“阵风”战机,英国派遣“台风”战机,荷兰带来了300人和“爱国者”导弹,捷克和最新加入北约的瑞典也纷纷派兵。
再加上波兰自身在波白边境部署的4万大军,北约在俄罗斯家门口形成了冷战后欧洲最紧张的军事对峙。
经济上的绞杀也在同步进行。 欧盟甩出了第19轮对俄制裁,这次直接瞄准了俄罗斯的“能源弹性牌”,液化天然气(LNG)。
俄罗斯每年LNG出口占其能源出口的12%,其中一半依赖欧洲市场。
欧盟此举不仅断了俄罗斯的这条财路,更警告全球第三方企业,谁帮俄罗斯转手能源就可能被制裁,意图彻底封死俄罗斯“绕开制裁”的所有路径。
面对北约的步步紧逼,俄罗斯的回应显得强硬而谨慎。 俄罗斯与白俄罗斯高调举行了为期五天的“西部2025”联合战略演习。
白俄罗斯官方称有1.3万人参加,而北约情报则认为实际规模可能高达3万人。 演习期间,俄军还派遣图-160战略轰炸机在巴伦支海中立水域巡航,并由能发射高超音速导弹的米格-31战机护航,向北约展示肌肉的意图十分明显。
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更是直言不讳地宣告:“北约已经在对俄罗斯作战”。
波兰在此轮对峙中扮演了关键角色。 在发生了多架无人机进入其领空的事件后,波兰反应强烈,不仅迅速向北约求援,还主动打开了国门允许北约驻军。
其背后的历史恩怨和现实的安全焦虑,使其成为东欧最危险的“导火索”。
中国的外交身影也出现在紧张局势中。 9月15日,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抵达华沙,与波兰高层进行了长达三小时的闭门会谈。
王毅重申了中方一贯的“劝和促谈”立场,支持一切和平努力,愿意与各方合作推动可持续的安全架构。
在剑拔弩张的军事氛围中,中国的理性发声为局势提供了一种不同的叙事路径。
与此同时,战争长期化的趋势似乎难以逆转。 俄乌之间的和谈渠道已陷入冰封。 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指责乌克兰“完全缺乏理性回应”,根本没有构建对话的意愿。
而欧盟内部讨论彻底没收被冻结的2000亿欧元俄罗斯资产用于乌克兰重建,则进一步消耗了外交上本已稀缺的信任。
华夏配资网-配资app官网-配资免费体验-国家正规炒股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